根据教务处《关于做好2024年度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经本人申报,各二级学院(部)、机关各部门、教辅及直属机构等部门组织评审并推荐、教务处审核并组织专家评审,“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车辆工程专业认证建设与实践”等4项项目拟立项为2024年度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重大项目(见附件1),“基础课程群赛教融合应用型 ‘互联网+’教学改革与实践”等11项项目拟立项为重点项目(见附件2),“面向产教融合新形势的智能制造技术概论课程教学探索”等26项项目拟立项为一般项目(见附件3),具体项目公示如下:
 附件1: 拟立项2024年度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重大项目
 
  
   
    
     |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参与人 | 项目类别 | 所属部门 | 
    
     | 1 |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车辆工程专业认证建设与实践 | 唐友名 | 梁晓娟、陈岁繁、杨礼康、曹淼龙、高玉根、李强、李培庆、庞茂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 
    
     | 2 | “新文科+新工科”引领数智时代管理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刘洪民 | 吕海萍、关高峰、许佳阳、吴昊、邵雷、刘云霞、江思定、 陈帆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 3 | 新文科视域下经管类专业教学组织化实现机制研究 | 于兰华 | 董颖、卢玮、郭俊辉、 葛晓巍、于江川、张玮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 4 | 新时代中国地方高水平科技大学的内涵特征与发展战略研究 | 应卫平 | 冯军、朱建新、盖希坤、庄海峰、沙如意、冯书锦、阮璐 | 本科教育教学发展战略 | 发展规划处 | 
   
  
  
 附件2:  拟立项2024年度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重点项目
 
  
   
    
     |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参与人 | 项目类别 | 所属部门 | 
    
     | 1 | 基础课程群赛教融合应用型 “互联网+”教学改革与实践 | 周  刚 | 吴立军、袁斌、徐爱群、凌伟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 
    
     | 2 | 基于产业学院的应用型本科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 | 李光雷 | 李曙光、费正顺、方学芬、龚云飞、刘金金、吴博雄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 3 | 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知识产权与职业素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宋  昕 | 向坚、梁晶晶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 
    
     | 4 | “专创结合”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 施  祥 | 王新华、吴茗蔚、王华、邱薇薇、张铮、胡淑蓉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 5 |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教学体系重构—以微生物学为例 | 魏培莲 | 朱瑞瑜、徐晖、鲍文娜、吴铭芳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 
    
     | 6 | “绿色低碳素养”融入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王兰亭 | 方婧、张治国、陆江、李勇超、钟海伟、王攀攀、陈翰博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环境与资源学院   | 
    
     | 7 | 基于场域理论的浙江历史⽂化资源融⼊动画专业教学的实践路径研究 | 崔卉萱 | 宋眉、曾奇琦、何国威、任维夏、阮凯、孙茜、徐静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 | 
    
     | 8 | 基于数智技术的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 杨  瑞 | 胡云晚、徐潘政、吴慕辉 | 国际化办学特色 | 人文学院 | 
    
     | 9 | 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与实践 | 郭羽含 | 云本胜、钱亚冠、潘俊、袁园、张露方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理学院 | 
    
     | 10 | 卓越应用创新型人才核心素养与培养路径研究 | 冯书锦 | 朱建新、应卫平、龚胜意、阮璐 | 本科教育教学发展战略 | 发展规划处 | 
    
     | 11 | 中国特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质逻辑、实施困境与优化路径 | 林  翔 | 葛龙威、姚腾、蔡晓雨、盖希坤、张兰蓉 | 其他 | 审计处 | 
   
  
  
 附件3: 拟立项2024年度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一般项目
 
  
   
    
     |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参与人 | 项目类别 | 所属部门 | 
    
     | 1 | 面向产教融合新形势的智能制造技术概论课程教学探索 | 黄  峰 | 傅阳、郜飘飘、吴瑞明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 
    
     | 2 | 基于应用目标和OBE理念的机械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 杨育梅 | 吴立军、徐进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 3 | 课程融通电气专业电力电子方向课程体系建设 | 蔡炯炯 | 王子辉、陈晓、瞿晓、闻汇、李振宇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 4 | 基于应用型人才学情模型的“机器人学”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研究 | 张  勇 | 费正顺、于爱华、金哲、杨媛媛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 5 | 基于OBE-CDIO的《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课程教改探索与实践 | 强芳芳 | 魏英、赵芸、周武杰、杨胜英、钟海伟、李鑫、王昕峰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 
    
     | 6 | 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大学生就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与研究 | 来越富 | 施建腾、李俊、梁晶晶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 7 |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品牌创建研究 | 夏永强 | 徐超、王枫智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 8 | 特色产业(行业)学院运行机制和模式研究——以创建数智建造现代产业学院为例 | 陈永国 | 叶良、滕一峰、徐超、徐华君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 9 | 基于知识图谱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 陈  威 | 张立庆、成忠、姜华昌、聂沃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 
    
     | 10 | 基于大化类专业高质量学科竞赛的学生双创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 肖竹钱 | 黄俊、朱瑞瑜、王宏鹏、蒋成君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 11 | 基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功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教学改革探索研究 | 孙倩玉 | 刘蓓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环境与资源学院 | 
    
     | 12 | 景区规划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政品牌课程建设研究 | 刘嘉媛 | 宋晓青、杨勇、叶青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 | 
    
     | 13 | 传统中装裁制技艺融入《服装工艺2》劳动教育实践探索 | 杨  雪 | 王惠莹、任敏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 14 | 基于数字金融背景下金融学课程实践应用教学改革研究 | 曹  赢 | 张萍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 15 | 物流管理人才的双元制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绿色供应链产业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 郑敏超 | 关高峰、庞海云、彭鸿广、周阳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 16 |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 钦  佩 | 凌喆、刘红英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人文学院 | 
    
     | 17 | 紫外高速激光直写光刻系统虚拟仿真“互联网+教学”研究 | 林  露 | 徐弼军、李祖樟、冯元新、许森东、胡兢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理学院 | 
    
     | 18 |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工程师法语 “一核两翼”教学实践改革 | 葛  恬 | 严晓磊、朱章铭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外国语学院 | 
    
     | 19 | “2+3”项目德语教学改革研究 | 童伟芳 | 黄扬、孙昊晨、褚静、罗娇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中德学院 | 
    
     | 20 | “德国模式、中国特色” 的应用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 杨志卫 | 戴芹、范佳静、金韶霞 | 国际化办学特色 | 中德工程师学院 | 
    
     | 21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话语转型与数字资源库建设研究 | 郭  鑫 | 钭利珍、伦玉敏、冯宁宁、刘维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22 | “体医融合”在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以浙江科技大学为例 | 顾笑羽 | 常德胜、韩云、张芮豪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体育部 | 
    
     | 23 | 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国际留学生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探索与研究 | 于卓灵 | 姜文彪、王小珍、孙方红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创新创业学院 | 
    
     | 24 |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自学考试路径研究 | 孙美芬 | 洪丰、项卿、程海丰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继续教育学院 | 
    
     | 25 | 高校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究——以浙江科技大学为例 | 徐  强 | 陈江南、邓清艳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国际教育学院 | 
    
     | 26 | 新时代德育元素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策略探究 | 卢献钢 | 徐华军、孙晓红、林李龙、张畑、项楠、梁慧友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安吉校区 | 
   
  
  
   
 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4年4月26日至2024年4月30日,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反映,反映问题要实事求是,署本人真实姓名。
 联系电话:
 纪检监察室:85070100
 教务处:85070118
  
 教务处   
 2024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