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务处《关于做好2025年度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经本人申报,各学院(部)、机关各部门、教辅及直属单位等部门组织评审并推荐、教务处审核并组织专家评审,“AI赋能·文商并举:‘外语+跨境电商’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拟立项为2025年度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重大项目(见附件1),“基于机器人产业学院的智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6项项目拟立项为重点项目(见附件2),“融合课程思政与OBE教学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固体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为例”等19项项目拟立项为一般项目(见附件3),具体项目公示如下:
附件1: 拟立项2025年度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重大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参与人 |
项目类别 |
所属部门 |
1 |
AI赋能·文商并举:“外语+跨境电商”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韩晓亚 |
徐理勤、陈思静、黄扬、方小卿、杨胜英、陈巧 |
国际化办学特色 |
中德学院 |
附件2: 拟立项2025年度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重点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参与人 |
项目类别 |
所属部门 |
1 |
基于机器人产业学院的智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陈泷 |
费正顺、张勇、徐华军、于爱华、叶素华、曹鑫宇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2 |
数智驱动•理实融合:新工科视域下的教学创新实践 |
林雪芬 |
唐伟、陈芳妮、宋蔚、梁晶晶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3 |
AI赋能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 |
魏英 |
楼宋江、马杨珲、琚洁慧、龚婷、庄儿、张圣律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4 |
数智化驱动下服装工艺实验教学改革与跨学科协同创新研究 |
方蕾蕾 |
傅丽、张莉萍、曹文迪、程琳、丁殷佳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 |
5 |
“具身式”教学理念下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与实践——以《乡村环境创新与实践》课程为例 |
傅隐鸿 |
龚胜意、宋晓青、刘嘉媛、吴恺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6 |
基于AI互动VR仿真的中国影视鉴赏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资源库建设 |
刘俊芳 |
叶晗、陈海芳、汪婷、余哲峰、倪志力 |
理论与实践教学/国际化办学特色 |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
附件3: 拟立项2025年度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一般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参与人 |
项目类别 |
所属部门 |
1 |
融合课程思政与OBE教学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固体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为例 |
汤元君 |
李国能、郭文文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智能制造与能源工程学院 |
2 |
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数智赋能的电路与电子技术2》课程建设 |
陈晓 |
费正顺、瞿晓、王淑琴、张志飞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3 |
面向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的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
向坚 |
宋昕、周广平、强芳芳、吴娜 |
本科教育教学发展战略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4 |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王高坚 |
翟士超、施建腾、岑跃峰、沈宇健、刘洋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5 |
AI 技术驱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水力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
项硕 |
陈勇民、潘翠霞、郑磊 |
教学保障与支撑 |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6 |
产学研深度融合背景下“生物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探索 |
李业 |
吴元锋、王宏鹏、鲍文娜、戴德慧、蔡海莺、肖竹钱、于林凯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
7 |
基于生物技术制药“一问三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
孙娟 |
周一峰、黄娟、王亚敏、王安娜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8 |
基于“AI+绿色农业”智能决策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与创新 |
靳泽文 |
平立凤、张敏、李立园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环境与资源学院 |
9 |
“双碳”目标下复合型人才培育体系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
陈翰博 |
李俊、方婧、刘文波、王兰亭、王攀攀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10 |
非标准化生产方式下基于可持续理念的服装材料与产品设计教学改革 |
金雷婷 |
任敏、孔佳、刘琳、黄元、王浚钢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 |
11 |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工程管理类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
闫青 |
闫换新、许佳阳、吴思思、吴昊 、任晨昊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管理学院 |
12 |
数智化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李欠强 |
朱灵通、吕海萍、王光新、杨文莺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13 |
智慧思政赋能高等数学的创新实践研究—基于“学科+技术+价值”三维融合路径 |
张春梅 |
郑涛涛、季彦颋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理学院 |
14 |
产教融合背景下物理教学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
苏玉国 |
骆钧炎、黄奕筱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15 |
“人智协同”视阈下德语写作课程体系构建 |
朱冠文 |
陈巧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中德学院 |
16 |
基于逻辑思维赋能的A2德语写作教学改革 |
金恭超 |
丁佳宁、赵千里、徐菡子、许芳、沈翀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中德工程师学院 |
17 |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研究 |
张锋 |
潘中祥、丁彩瑶、孙丽珍、赵唯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8 |
基于生态视域浙江科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
常德胜 |
王振绘、陈市昌 、尹大利、韩 云、顾笑羽、张芮豪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体育部 |
19 |
加强来华留学生中国认同的第二课堂探索与实践 |
高志胜 |
李俊波、魏建华、石大力、唐欢、柴敏越、姜晓欢 |
国际化办学特色 |
国际教育学院 |
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5年4月23日至2025年4月25日,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反映,反映问题要实事求是,署本人真实姓名。
联系电话:
纪检监察室:85070100
教务处:85070118
教务处
202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