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

各二级学院(部)

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精神2021年国家和省级一流课程申报工作后续将继续开展请各学院(部)根据精神要求提前做好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际化课程等五类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申报准备工作,国家级一流课程将根据后续通知要求和评审结果再进行填写。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主要目标和条件

 推荐课程须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承诺入选后将持续改进同时需在课程申报材料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线上一流课程截至20221月31日,在全国性公开课程平台面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完成至少两个学期或两个周期(原则上每个周期不少于6周)教学活动的全日制本科层次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二)线下一流课程。主要指以面授为主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重塑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打破课堂沉默状态,焕发课堂生机活力,发挥好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作用。建议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高级职称老师申报。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主要指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它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学时间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打造在线课程与本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大力倡导基于国家级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应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优质课程申报。

(四)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课程应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非实习、实训课程,配备理论指导教师,具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学生70%以上学时深入基层,保证课程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建议符合条件的课程和已立项为20202021年校级一流社会实践类的课程申报。

(五)国际化课程除符合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三类课程条件及省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之外,还应突出国际化课程特点,如定位清晰、全英文授课、符合外国留学生培养实际需求,课程负责人需近3年连续从事本科层次外国留学生的培养或管理工作,鼓励相关特色课程,如始业教育、国情教育、中国法律教育等课程申报。

申报工作

请各二级学院(部)根据上述要求提前谋划,好中推优,参考2020年申报书认真填写《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2020年)和准备附件材料正式申报通知和申报要求待上级发文再明确 

各类课程负责联系人:

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申报:陈洁琼,85070118,行政楼210

线上课程申报:仝子夜,85070231,行政楼425

国际化课程申报:吴德刚85071982, wudegang@zust.edu.cn

附件: 1. 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     

 

2.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2020年)

3.省级一流本科国际化课程申报书(2020年)

                                                                                         

 

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

                                                      202112月13

  • 附件【附件.rar】已下载

上一篇:关于开展校优秀课程与优质课堂评定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关于建工学院2021年度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团队成员更改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