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计划

各学院(部):

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核心体现,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方案,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组织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培养方案的制(修)订是学校教学建设的重大工程,经广泛调研及充分征求意见,学校下发了《浙江科技大学关于印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2025版)》(浙科大教20257号)。为切实做好本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和要求通知如下:

一、修订工作具体要求

1.各学院()要按照《浙江科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2025版)》(附件1)要求,认真组织做好各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至少聘请3位校外相应学科专业的专家,包括教育部或省教育厅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相关企业总工程师或技术总监等,对每个专业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特色等方面进行审核论证论证意见必须形成书面材料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校外专家评审意见表”(附件2)。各学院学术委员会要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中发挥学术指导与审核把关作用,各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完成后,须经所在学院学术委员会审议同意后,形成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意见表”(附件3),方能提交学校审核和批准执行。

2. 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要根据学校卓越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总目标,明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定位,根据不同国际组织认证和新工科新文科建设要求,符合国家对于思政课、体育、美育、劳育、军事理论和国家安全教育等课程设置的规定,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到2学分;外语类实施分级教学;人工智能类含“人工智能编程基础”(理工类)、“人工智能应用基础”(非理工类)等;文化素质类为“大学语文”;公共艺术类分为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三个类别,至少选修2个学分,其中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至少取得1个学分;创新创业类含“创业基础”和“KAB创业基础”二选一;可参考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格式模板(附件4)、公共艺术课程(附件5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及部分学科专业基础课(附件6)。做好数理、英语的分层教学,可参考各类层次数理基础课程内容简介(附件7)、各类层次英语课程内容简介(附件8)。

3.为了便于国际交流和合作培养,提高教学管理的国际化水平,培养方案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各专业必须确保英文的准确无误。企业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劳动教育课程、创新创业类课程应在培养方案中注明。在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求新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的编写与培养方案各课程设置同步进行,使课程名称和学时分配更为科学、合理、规范。

4.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代码编制方法。对于教学机构无变动,且课程学分、总学时及分配学时均不变的课程沿用2021版的课程代码,对于教学机构有变动、课程学分、总学时及分配学时有其一变动的需按浙江科技大学课程代码的编制办法2025版” (附件9)编制新的代码。

5.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表”及“实践教学安排表”里所有小计行、至少选修学分行、合计行等,需填写完整学分、总学时、各分配学时及各学期周学时分配等数据。

二、工作进程安排

1.202558日前:上交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评审的人才培养方案

2.2025513日前:报校学术委员会审定

3.2025527日前:完成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

4.2025620日前:公布并录入教务管理系统

三、材料提交及要求

请各学院于202558日前提交如下材料:

1.学院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附件4),经学院院长签字并加盖公章的纸质稿及电子稿各一份;

2.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校外专家评审意见表纸质稿复印件1份(至少3位专家参加评审)(附件2);

3.加盖公章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意见表纸质稿及其电子版各1份(附件3)。


附件:

1.浙江科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2025版)

2.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校外专家评审意见表

3.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意见表

4.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格式模板

5.公共艺术课程

6.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及部分学科专业基础课

7.各类层次数理基础课程内容简介

8.各类层次英语课程内容简介

9.浙江科技大学课程代码的编制办法2025版


202549



上一篇:关于2025~2026学年第1学期确认开课计划、完善课程库等信息及其相关事项的通知

下一篇:关于梳理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及其相关事项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