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做好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精神与要求,制订《浙江科技大学组织参加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初步工作方案》如下。
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预计将在2025年5月-9月期间举行。预计此次大赛分参赛报名、初赛复赛、全国决赛三个阶段,校赛、省赛、国赛三个级别赛事模式举行。我校学生主要参加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之旅筑梦”赛道、产业赛道等三个赛道比赛。
参赛报名与校赛初赛(5月):组织参赛项目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 (ncss.cn))报名,举行校赛,完成优质项目选拔。
省赛初复赛(6-7月):组织集中培训,优化项目内容,完成省赛复赛。
全国决赛(7-9月):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做好主赛道国际项目的工作,按省厅根据省赛决赛成绩确定的项目报送。
一、参赛组织工作机制
我校将继续集全校之力全面开展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的组织工作,实施由分管校长全程指导、教务处统筹协调,创业学院全力主抓,研究生院、国际学院、安吉校区管委会、团委分类推进,学校办公室、宣传部、学工部、科研处、计财处、国际处、资产处、招就处、信息技术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通力协助,各学院分管教学院长、分管学生书记联手共同组织学生积极报名参赛、培训指导的工作机制。
二、参赛组织分工职责
1.教务处牵头统筹。会同创业学院联系大赛组委会、省教育厅,制订并落实参赛组织工作方案,统筹、协调相关部门、相关学院,保障参赛工作顺利开展。
时间段:2025年5月-大赛结束
2.创业学院全力主抓。全面组织参赛工作,利用现有创业导师、创新基地、创业中心、特色班资源,提供指导、设施、场地,举办校级选拔赛,组织参加省赛、国赛。
时间段:2025年5月-大赛结束
3.研究生院组织参赛。组织在校研究生创新创业团队,挖掘培育项目,特别是联系已注册公司在校生或毕业五年内已注册公司研究生并鼓励参赛,相关学院积极配合。
时间段:2025年5月-大赛结束
4.安吉校区选拔苗子。广泛宣传动员,从各竞赛俱乐部选拔优秀的竞赛苗子,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指导全程参与或观摩大赛活动,为来年参加大赛打好基础。
时间段:2025年5月-大赛结束
5.二级学院组织参赛。按照不同学科类型,按组队数、参赛率要求组织学生组建团队参加,举全院之力组织专业老师、合作企业资源、校友资源资源为学院参赛团队提供全方位支撑,这是取得省赛奖项的必要条件。
时间段:2025年5月-大赛结束
6.团委组织红旅活动。在全校范围内组织“青年红色之旅筑梦活动”小分队,在社会实践、暑期相关支教、下乡实践小分队中培育,相关学院积极配合。
7.学校办公室统筹协调。学校层面统筹协调参赛组织工作,负责向省教育厅报告、请示相关工作,落实省教育厅有关参赛组织工作安排。
时间段:2025年5月-大赛结束
8.宣传部营造氛围。负责协调、落实赛事宣传,营造赛事氛围,利用学校网站、广播、视频传媒、微信号、二维码、横幅、海报等形式广泛宣传使更多学生参与。
时间段:2025年5月-2025年6月
9.学工部全力协助。负责组织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书记与分管教学院长共同开展学生报名参赛、培训指导工作。
时间段:2025年5月-2025年6月
10.科研处提供项目。负责统计近年来获得科技进步奖项目等奖项、高水平科研项目清单,动员与推荐优秀科技项目、已转化成果项目、承担高水平科研教师积极参赛。
时间段:2025年5月-2025年6月
11.计财处经费保障。负责大赛所需报名、参赛、奖励等经费预算安排,协助各类参赛项目材料、文印、制作、差旅等经费报销工作。
时间段:2025年5月-2025年12月
12.国际处推荐项目。负责统计近年来与国外高校科研合作项目,动员与推荐国外合作高校、优秀国际合作项目、符合条件的外籍校友、双学籍学生报名参赛。
时间段:2025年5月-2025年8月
13.资产处条件保障。负责为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参赛学生提供各类实验室、基地设备设施、用房等条件保障。
时间段:2025年5月-大赛结束
14.招就处提供资源。提供在校学生创业团队,特别是已注册公司学生信息并鼓励参赛,联系毕业五年内已注册公司的创业学生并鼓励参赛,将相关信息报教务处。
时间段:2025年5月-2025年6月
15.信息中心网络保障。负责为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参赛师生提供网络信息技术保障,协助省赛、国赛网上参赛技术服务等工作。
时间段:2025年5月-大赛结束
三、参赛组织工作任务
在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组织工作上,我校将继续全面实现“全力组织5000人在校生报名参赛规模,广泛动员500名左右教职工与企事业外聘教师、优秀校友参与大赛指导、服务工作,在2025年5月25日前积极组建500支(项)参赛队伍(项目),力争获得5项以上国家级高等级奖项”的“五五五”参赛预期目标。具体任务指标分解如下。
学院名称 |
项目数 |
参赛学生数 |
省赛奖项考核分 |
智能制造与能源工程学院 |
35 |
423 |
4 |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45 |
488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30 |
300 |
3 |
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 |
30 |
300 |
3 |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45 |
463 |
4 |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
35 |
346 |
4 |
环境与资源学院 |
15 |
127 |
4 |
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 |
60 |
629 |
3 |
经济学院 |
25 |
270 |
3 |
管理学院 |
45 |
512 |
3 |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
15 |
201 |
1 |
理学院 |
25 |
280 |
2 |
中德学院 |
8 |
110 |
1 |
中德工程师学院 |
15 |
151 |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5 |
|
|
体育部 |
5 |
|
|
创新创业学院 |
7 |
|
3 |
安吉校区管委会 |
20 |
|
|
国际教育学院 |
5 |
|
|
研究生院 |
30 |
400 |
3 |
合计 |
500 |
5000 |
43 |
备注: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计1分,银奖计0.3分,铜奖计0.1分,导师及学生团队排名前三认定贡献相同。参赛的具体要求以教育部、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与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组委会发布的通知为准。
四、项目参赛组别情况
按照往年大赛规则,我校可参加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赛道。高教主赛道有大陆项目和国际项目,又分为本科生创意组、本科生创业组、研究生创意组、研究生创业组;红旅赛道分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本科生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本科生创业组。参赛项目须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即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3.研究生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4..研究生创业组。参赛项目须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生(即2020年之后的研究生学历毕业生)。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五、参赛工作进程安排
时间 |
工作目标 |
具体工作任务 |
责任部门 |
2025年5月 |
组织校赛,完成省赛推荐队伍组建、培训 |
1.发布详细的赛事通知,组织落实学生参赛项目组队、审核、选拔工作。 2.组织项目申报培训会,进行项目申报、计划书撰写等技巧技能培训。 |
创新创业学院 (教务处、相关部门、学院协助) |
2025年 5-6月 |
备战省赛,完成报名、模拟答辩等工作 |
1.通过大赛QQ群、微信公众号,实时发布大赛相关信息,及时各队沟通 2.完成省赛报名、选题、培训、模拟答辩等大赛环节。 |
创新创业学院 (教务处、相关部门、学院协助) |
2025年 6-7月 |
参加省赛,取得优异成绩。 |
以最好的状态参加比赛,做好赛前出行安全和防控保障工作。 |
创新创业学院 (教务处、相关部门、学院协助) |
2025年 7-8月 |
备战国赛,完成报名、选题、模拟答辩等工作。 |
1.总结省赛经验教训,查漏补缺,强化训练。 2.完成国赛报名、选题、培训、模拟答辩等竞赛环节。 |
创新创业学院 (教务处、相关部门、学院协助) |
2025年9月 |
参加国赛,力争取得突破。 |
以最好的状态参加比赛,做好赛前出行安全和防控保障工作。 |
创新创业学院 (教务处、相关部门、学院协助) |
2025年10-12月 |
总结工作,提出明年组织工作思路。 |
通过省赛、国赛,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明年参赛组织工作思路与举措。 |
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相关部门、学院协助) |
请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按照《浙江科技大学组织参加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初步工作方案》的要求,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群策群力,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全力做好大赛各项参赛组织工作。
浙江科技大学
2025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