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

各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至关重要。近期,学校教学督导组和教务处结合指导教师与学院自查情况,对智能制造与能源工程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十三个学院的毕业设计中期工作进行了检查,重点涵盖工作计划、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日志等材料。各学院高度重视、积极配合,检查工作顺利开展。现将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组织管理有序,重视程度较高

学院成立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主要领导负责,同时制定详细工作计划,规范过程管理。大部分学院非常重视此次检查工作,教学副院长专业主任等全程参与,从汇报到听取意见反馈与检查组沟通交流,对整个毕业设计环节全程掌握。

2.选题贴合专业,实践导向突出

各学院选题注重专业特色,设计类题目占比显著。工科专业毕业设计结合工程实际的选题占比较高,均在55%以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工程设计类选题占比88.5%,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工程设计类选题占比79.6%,智能制造与能源工程学院设计类题目占比达77%,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工程实际选题占比55%;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选题与专业发展方向契合,商务汉语专业应用型选题达90%。中德学院设立学术委员会审核选题,开题环节严格

3.过程管理规范,材料基本完整

多数学院材料整理规范有序,指导过程落实较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定期答疑;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创新管理模式,采用末位淘汰和三次答辩机制严把过程关。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自查报告详实,材料准备齐全;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早于学校安排启动工作,工作安排合理有序。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 材料规范性待提升

签名与格式问题:多数学院存在任务书、开题报告等材料缺系主任、指导教师签名审核意见现象。如中德学院大部分任务书缺系主任签名,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普遍缺教师评语;部分学生任务书、开题报告等材料时间顺序不对,智能制造与能源工程学院和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学院存在日期混乱、格式不统一问题。

环境与资源学院指导日志实收数量不足,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40名学生进度滞后。

2. 内容质量需加强

参考文献问题:各学院普遍存在参考文献数量不足、无外文文献或格式不规范。如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部分文献综述缺外文原文,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参考文献陈旧且雷同,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汉语言专业英文文献缺失。

部分学生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字数不够,文本内容简单。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调研报告缺乏实质性内容,开题报告缺技术路线;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部分开题报告教师审核意见仅“合格”等简单表述,未涉及研究方法可行性。

3. 过程管理需优化

指导记录不规范:大部分学院存在指导日志中期检查表上交不全,填写过于简单或不完整等情况。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指导日志格式不符、次数偏少;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少数教师指导频次两周一次,人文与外国语学院14份指导日志内容过于简单。

题目与进度问题:智能制造与能源工程学院“双人自行车设计”等题目宽泛,需细化;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茶文化深入论”选题需调整。部分学院进度较慢。

三、意见和建议

1.强化材料规范,落实过程管理

各学院需严格对照学校模板,逐项核查材料签名、日期、格式等规范性问题,补充电子签与缺漏材料。对校外指导教师需明确职责,同步规范管理。

2. 提升内容质量,聚焦专业深度

指导教师应加强对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的指导,确保参考文献数量与质量(含外文文献),避免内容简单堆砌。针对“手语翻译器”“消防小车设计”等宽泛题目,需结合工程实际细化研究方向。

3. 优化指导过程,加强进度把控

教师需合理安排指导频次,线下指导为主、线上为辅,指导日志需详细记录个性化建议。对因考研、就业滞后的学生,需建立专项沟通机制,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4. 完善质量监控,杜绝重复问题

各学院需针对本次检查中同类问题(如签名缺失、文献不足)建立整改台账,避免年年反复。

目前毕业设计已进入最后撰写和完成阶段,各学院要严格按毕业设计规范进行过程指导和管理,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能够顺利完成。督导组检查意见已详细反馈给各学院,请各学院高度重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5月15日前将落实情况反馈至教务处。




教务处

2025425


下一篇:关于提交2025届毕业设计(论文)、学位论文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