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件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件 > 学校文件 > 正文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及《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的浙江科技大学的奋斗目标,坚持本科教学中心地位,推进开放办学,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加快形成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强化师德教育、师德宣传、师德考评、师德监督和保障机制,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在年度考核、聘期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及评优评奖中实行师德考核,同等条件下师德表现突出者予以优先考虑,出现《师德失范者一票否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健全教师互评机制、学生评教机制,将师德表现、课程思政相关要求融入评价体系。健全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及教学督导机制等,建立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努力形成“三全育人”的良好氛围。继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二、贯彻成果导向(OBE)教育理念,加大教育开放,创新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把学以致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育人理念,切入到育人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理清学科和专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标准思路,梳理本科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要求,创新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加强通识教育和艺术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文化素质。坚持以国际化推进应用型,以中德合作为重点,以师生国际交流和中外合作办学为抓手,加大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与优质资源等的引进力度,将国际化贯穿办学全过程,培养具有国际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立先进教育思想理念、教学改革、育人模式学习交流机制,建好、用好“处长论坛”平台。

三、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加强新工科和新文科建设

树立专业为王的思想。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为契机,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根据增量优化,存量改造,余量缩减原则,完善专业评估管理办法,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十三五期间,专业总量控制在45个左右,新申报1-2个新工科专业;大力开展专业认证,以认证推进专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及OBE理念的深入贯彻,力争40%工科类专业通过专业认证,同时积极开展新理科和新文科专业认证。实施“三十专业建设计划”,打造十个优势专业、十个特色专业和十个升级改造专业,重点打造一批地方和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新工科应用型专业(群),突出“五新”特点:新培养目标,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动态适应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的各类交叉复合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新毕业要求,具有服务国家战略、对接产业、引领未来的意识,具有批判思维、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创新创业能力、多学科交叉(跨界)能力;新课程体系,设置多学科交叉复合知识、新工科领域前沿知识、创业引导课程、问题导向课程、交叉学科研讨等课程(占总学分的10%);新师资队伍,具有产业界实践经历、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及应对处理未来问题的能力;新支持条件,建立新工科专业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和校内智能制造创新实训基地,建立面向新工科、新文科专业学生开展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活动的支撑服务平台。

四、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以课程改革为着力点,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评价办法等改革。到2020年,通过省、校二级教学改革及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的实施,力争获省部级及以上项目30项左右。未来5年,力争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5项和国家级教学成果1-2项;评定100门课程(课堂)成为校优秀课程(优质课堂),建设400门左右全外语课程和双语课程;立项出版20部以上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态教材项目,获新一轮国家级规划教材2-3部。建立以学生学习、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的课堂组织模式,增加课堂互动,推动课堂教学公开,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让教学活起来;大力推进互联网+教学改革,加强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现象、基于案例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实现80%的课程网络化和信息化,让学生忙起来。建设300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其中20门左右为国家或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到2020年,全校30%的课程都能使用在线开放课程(或网络课程)进行教学,省优势特色专业在线开放课程开设率不低于20%,其他专业不低于10%,50%的专任青年教师都能使用互联网+进行授课。推进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力争1-2项立项建设,将综合性、设计性、研创性实验项目比例提高到70%以上。基本形成互联网+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深入推进体育俱乐部制教育改革,不断完善选课、教学、训练、评价等机制,实现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双提升。

五、加强机制保障,提升教师教学动力和能力

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激励机制,优化教学为主型教师的职称晋升条件,重视教学效果和业绩,单列指标评定教学型教授,尽快实施实验系列正高职称评审;优化教师评价,高校教师系列职务晋升中突出教书育人的中心地位和教书育人的成果体现。人才引进时注重评价教学能力与效果,要有同行专家和学生评价意见。落实教授全员为本科生授课制度。继续推进优质优酬机制,对优质课堂、优秀课程、国家和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提高课程质量系数。改进和完善校级“卓越教学奖”,“优秀主讲教师”等荣誉评选,提高教师乐教、爱教积极性。做大做强“教学发展论坛”品牌,推进教学沙龙、教学工作坊、教学研讨和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常态化。实施青年教师“双证入教”,进一步规范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大力实施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制定教师发展规划,建立教师定期培养、分类培养机制,五年内,组建5支重点教学团队,培养出10位优秀教师发展者,评选出50位优秀助讲培养指导教师。

六、推进产教融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以国家“十三五”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浙江科技学院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实训中心建设项目为抓手,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标准建设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中科曙光大数据应用创新基地等;大力推进工业机器人 、人工智能 、大数据 、特种纸等产业特色学院建设,探索专业群与行业产业对接机制,增强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到2020年,新增省级或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基地3-5个。校企共建实验室,引进企业先进生产线,建设一批反映我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工厂化实验室与实践基地。重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功能,推进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在双方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共同建设实验室实践基地、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共同实行“双导师”制培养与管理上有新的突破。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强化两个实践学期教学与管理工作,定期评估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的科学性、合理性,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工科专业学生在企业完成工程技术实习的答辩比例达到50%以上,工科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真实来源于工程实际的选题保持在70%以上,毕业设计(论文)中设计类的选题比例达到60%以上。

建立健全融“兴趣激发、专业结合、创新驱动、实战助阵、文化支撑”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100%学生接受创新创业通识教育、60%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20%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5%学生能在自己创办的企业就业的“1625”目标。强化科技竞赛激励政策保障与运行机制保障,以创新创业学院为依托,以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大力开设创新创业特色班和科技竞赛俱乐部,大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加强双创师资培养,提供专业指导,五年内形成100名“专兼结合、双师双能、成果丰硕”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进一步推进两校区竞赛俱乐部联动建设,重点突破互联网+、挑战杯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显示度。

七、规范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根据经济社会需求、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相关要求,明确专业建设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严格执行专业评估、教学大纲、课程引进、优质课程评定、教材选用与征订、教师课堂教学规范等标准和要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通过教学信息化建设规范教学、简化流程。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的评价监督职能,强化教学督导,让教学管理更加严起来。深化持续改进机制,完善“五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改进标准体系、评估体系、监控体系、保障体系和持续改进体系。

八、强化学业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打造“最诚信大学”,完善诚信教育体系,健全诚信档案、诚信考试和诚信荣誉制度。打造具有“浙商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等烙印的系列精品通识课程,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建立导师制,强化学生学业指导和管理,结合“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推进学业大数据观测和预警机制建设,加强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指导。继续深化基于能力建构与素质养成的新型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大力推行“走进书院”等各种形式的课后学业指导及答疑制度,建立线上线下学业帮扶平台。改革辅修专业和双学位制度,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严格学业管理,加强学风建设,将学习成绩与评优评奖、学位授予相挂钩,完善荣誉学士学位制度,对于学业特别优异的学生颁发荣誉学位。积极推进学分制管理,加强专业指导,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多种形式获得学分。

九、提升生源质量,构建招生就业与人才培养联动机制

持续推进招生工作综合改革,助推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做好“中职本科一体化”、“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建立中德产教融合(双元制)学院等特色人才培养生源选拔机制;深入推进优质生源工程建设,建立高中-高校交流平台,定期召开“校长论坛”,广泛开展高中学生进大学校园体验实践活动,深化省内优质生源基地建设,积极拓展省外优质生源基地,不断增强学校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生涯规划专家队伍,加强课程改革力度,适应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普及的新形势。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跟踪机制,建立相对完善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跟踪评价制度,落实和延伸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水平的追踪时效,探索毕业时、毕业一年、三年、五年后的毕业生发展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工作,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招生、就业与人才培养联动,逐步形成全程育人的教育教学理念。强化组织管理,建立招生动态调控机制,将招生就业工作作为各相关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

十、增大投入力度,保障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

学校将积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学校办学经费的投入力度,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年度教学日常运行经费、实验教学经费和生均教学经费等教学经费的投入每年只增不减。积极创造条件,在未来三年设立智慧教室建设专项约500万元,精品课程拍摄建设专项约500万元,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专项约500万元。每年各类实验室、教学资源等建设经费不低于2000万元左右。加强校友联络,拓展校友资源,设立各类奖助学金、学生科技竞赛基金、“浙科大树”校园文化建设基金、校友之家建设基金、爱心公益基金等认捐项目。在专项经费使用上,设立校级滚动项目库,按需投入;在使用效益上,进行绩效跟踪,及时纠正不合理支出,保证学校有限资金规范、合理、高效用于各项教学活动。

十一、推进进教学科研互动,科研促进教学

完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核算办法、标志性成果奖励办法,加强政策激励,推进教学科研等价。把教研和科研最新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开放实验等环节,并作为各类项目结题的必要条件,编写工程案例用于教学,形成教材固化成果,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完善学生科研实践机制,广泛吸纳本科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运用好浙江科技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地方分中心、产业研究院、创新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大校地、校企深度融合合作,运用好浙江中德科技促进中心海宁中心、慈溪中心和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加强与德国及全球的世界500强企业科技合作交流,搭建更多人才培养实践平台,提供实践案例,让学生走进企业、走进行业,促进学生应用实践能力、解决复杂工程(实务)问题能力和设计、管理等能力的提升。

十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

学校党政一把手作为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教学质量。凡是涉及教育教学的重要改革,院长办公会和校党委会都进行专题研究。各二级学院要承担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水平的主体责任,增强全体教职员工育人意识和育人本领,认真研究本科教学状况,深入剖析教学问题,以问题和效果为导向,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内容和措施。建立二级学院院长抓本科教育述职制度,二级学院书记院长要亲自抓本科教育,二级学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要经常性研究本科教育,及时协调解决本科教育重点难点问题。各职能部门要围绕本科教学工作,切实做好服务和保障,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方面,加大本科教育的考核力度,将本科教育作为二级学院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学校年度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与二级学院本年度绩效划拨、奖励等直接挂钩。院系负责人和基层教学单位要切实担起责任,组织实施好本科教育工作,真正实现“以本为本”和“四个回归”。


上一篇:浙江科技学院通识教育建设规划(2019-2023)(浙科院教〔2019〕49号)

下一篇:浙江科技学院学生实践教学安全管理办法(浙科院教〔2018〕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