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支部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园地 > 支部动态 > 正文


6月10日,教务处党支部全体党员、非党员职工在图西211进行6月党史教育集中学习活动。此次党课主讲人是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陈红叶,她为大家上了一堂题为《“抗大”历史看新时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党课主要从“抗大”历史、抗大精神、新时代中国大学精神三条主线出发,带领大家重温“抗大”历史,强调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高校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通过阐述“抗大”“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教学原则,深刻剖析新时代中国大学的精神。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最高军事学府。从19366月创建到19459月抗战胜利,9年间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坚决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制定的教育方针,培养出10多万军事和政治干部,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创办了12所分校、5所陆军中学和1所辐射中学,抗大及其分校,后来发展成为不同的高等院校,成为今天许多著名大学的前身。

主席亲自担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亲手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还在百忙之中担任哲学课老师。《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很多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首先是在“抗大”的讲台上公开的。

“抗大”坚持“教育为抗战服务”的总方针,“抗大抗大,越抗越大”!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敌人的封锁线奔赴“抗大”学习,毕业后又舍生投入战场杀敌。属于那一代青年的担当、勇敢、牺牲和奉献精神感人至深。与西方大学形成于社会工业化时代不同,我国现代意义的大学诞生于国家危亡时刻,很多大学的精神文化标识中仍保留着救亡图存的印记。进入新时代,我国大学的历史使命已实现由救亡图存向复兴中华的历史性转变,必然赋予大学精神新内涵。今天,高等学校要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抗大”的教育原则一脉相承。

陈红叶老师采用“互联网+”信息化授课方式,使用学习通APP,授课中开展视频教学、随堂测试、主题研讨等教学环节,课程不仅是一次党史教育课,也是一次互联网+教学的实践。课堂上,全体教职员工围绕新时代中国大学的精神特质开展大讨论,爱国、忠诚、奉献、奋斗、创新、全面发展等词汇以云图形式实时呈现。大家一致认为,新时代中国大学的精神应当涵盖忠诚担当的家国情怀、尊重生命的教育旨趣、追求真理的学术理想、追求真理的学术理想、包容互鉴的开阔胸襟、勇攀高峰的奋斗姿态等元素。

继承与创新是新时代中国大学的精神底色。教务处党支部全体成员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继承和发扬“抗大”的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创造性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教育“战线”上努力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篇:第5次党史集中学习教育暨2020-2021学年专题组织生活会召开

下一篇:《习近平在浙江》学习体会——记教务处党支部党史教育学习第三讲